欢迎访问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马治国教授出席首届岐黄卫生健康法治论坛 建言破解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障碍
日期 2025-11-16 15:56   点击:


2025年11月15日,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医事(卫生)法学教育联盟论坛暨首届岐黄卫生健康法治论坛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平街校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新时代卫生健康法治的融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全国卫生健康法学专家学者。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马治国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了专题报告。

在会议开幕式上,北京中医药大学闫振凡副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中国卫生法常务副会长王晨光、全国高等院校医事(卫生)法学教育联盟理事长王岳分别致辞。致辞领导高度评价举办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卫生健康法学教育和中医药法治建设研究现状、研究方向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寄予极高期望,希望本次会议取得丰硕成果。

会议研讨分为三个专题:卫生健康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中医药法治建设、现代医学技术应用法律问题。马治国教授在“中医药法治建设”专题发表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制度障碍及破解之路”的专题报告,核心观点是:中医药传统知识(TKM)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但面临国际侵占和国内流失双重危机,需重构保护制度。系统分析了制度性障碍的表现:立法体系缺陷,专门法缺位,《中医药法》第43条未落地,权利归属模糊;国际规则适配不足;保护机制失灵,数据库建设滞后。传承与创新发生矛盾,出现传承危机,老中医从业者面临断代、口述传统方式濒临失传。创新受阻,中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仿制多于原创”。

破解路径主要在于确立立法原则,实施源头保护优先,承认传统知识持有权(个人、家族、社区)、强制惠益分享(商业化收益按比例反馈)。细化制度设计,创新配套机制,保护活态传承,将中医药传统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简化民间中医考核方式。科技赋能,使用区块链存证秘方(生成法律效力时间戳),AI辅助侵权检测等。

马治国教授强调,应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确权”,推动中国主导的国际规则(如惠益分享标准)建立,为中医药传统知识全球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编辑:罗思琪

审核:樊晨希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联系电话:029-82668972 邮编:710049  电子邮箱:xjtuipr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