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为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升渭南市基层文博业务干部业务水平和运用法律能力,加强文保单位和博物馆(纪念馆)的科学管理。由渭南市文化与旅游局主办的“2025年全市《文物保护法》暨基层文博业务培训班”在蒲城举办。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刘丽娜副教授应邀作了“解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专题讲座。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华山景区管委会、渭华起义纪念地管理中心、市博物馆五十余名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本次培训。

刘丽娜首先详细解读了此次新修订中的基本原则及特点。其次分析了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新条款。例如,不可移动文物中“先调查、后建设”“先考古、后出让”制度;以及新增的不可移动保护规划、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新措施等。最后她用生动的案例介绍了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新内容,即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有效利用文物资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具体要求。
培训结束时,主办方渭南文旅局表示本次培训“干货满满”,对本市各级文博单位的日常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待与西安交通大学持续深化合作。而多位文博骨干就“民间文物收藏”“原址保护”等问题与刘丽娜教授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物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期待,文物领域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为适应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文物保护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2024年11月公布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文物事业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图片/渭南文旅局
文字/徐蕾娜
编辑/罗思琪
审核/梁龙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