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第八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论坛公布了2025年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AMI)评审结果,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成功入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2025年AMI智库“名单。据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AMI)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是具有高度权威性和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智库评价活动。本次评价从吸引力、影响力、管理力等维度对智库进行综合评估,评选和宣介出一批综合实力强劲、服务效果优异、决策影响突出的智库群体,全国共计557家智库入选最新名单。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是陕西省首批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于2004年12月,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技术经济法律研究中心,是全国最早的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中心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50人,在校硕士、博士100余名。研究中心以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长期聚焦知识产权前沿问题,在科技立法、知识产权重大战略制定、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一带一路”倡议法治保障等多个领域形成鲜明特色与突出优势,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积极推动智库成果转化,强化研究成果服务质效,近年来,以中心负责人马治国教授为代表的智库成员,先后向国家和地方党政、立法和司法机关提交各类咨政建言、立法建议和法规起草建议等80余篇,成果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及地方多部门实质采用和重要领导批示。中心创设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经济、管理、科技、外语与法学多学科交叉的高层次、复合型的高素质法学人才。此外,中心积极投身学术平台建设,是“陕西省法学会科学技术法学研究会”、“西安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依托单位,参与发起设立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等,设立“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陕西省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基地”为知识产权保护实践提供多层次、全链条的支持平台。

此次入选AMI智库名单,是对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多年来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肯定。面向新时代,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中心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胸怀“国之大者”,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积极发挥交叉学科学术优势,为推动中心成为紧扣服务国家与地方战略导向、立足地缘优势开放格局、强化高标准社会服务质效的一流新型高校智库而不懈奋斗,为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交大智慧”。
撰稿、供图:关一夫
编辑:罗思琪
审核:樊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