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国家社科基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项项目“完善和发展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研究”工作,2025年9月9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周方教授课题组赴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开展课题调研。

本次调研重点关注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的实际工作情况,旨在通过对一线实务机构的深度调研,了解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王宏副主任首先向课题组介绍了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的机构性质、发展历程、人员构成以及核心职能。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是陕西省文物局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实行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双重管理模式。机构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2010年更名为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同步启用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名称,拥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和可移动文物保护技术全种类资质。该机构主要承担西北五省文物进出境审核、涉案文物司法鉴定、馆藏文物定级鉴定等核心职能。


随后王宏副主任、郭萌副主任与课题组围绕涉案文物鉴定工作展开深入交流,就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程序、文物鉴定人才培养、文物鉴定科技手段运用及涉案文物移交等问题进行全方面研讨。期间周方教授重点关注了鉴定工作中的核心环节,特别询问鉴定报告的规范性要求、鉴定专家出庭作证的情况以及文物定级争议等关键问题,两位副主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解答。座谈会上,双方还针对当前涉案文物鉴定工作的痛点问题交换见解,包括涉案文物鉴定工作激励机制、文物鉴定人员法律责任设置、涉案文物移交落实保障等方面,为后续工作优化提供思路。
此次调研,课题组从法律法规、操作流程、鉴定手段、人才保障、机构协作等多个维度,对涉案文物鉴定评估工作进行了调研。下一步,课题组将系统梳理本次调研成果,凝练关键问题,深化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力求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发展贡献专业智慧。

撰稿 | 江宇环
供图 | 吴雨晨
编辑 | 罗思琪
审核 | 梁龙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