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至24日,第十五届科技进步论坛暨第五届青年学者论坛在江西财经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与江西财经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外的8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130余名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参会。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孙那副教授应邀出席,并在分论坛环节担任点评专家。

本届论坛以“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创新理论、实践与政策”为主题,设置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圆桌论坛和平行论坛等多个环节,聚焦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管理的前沿问题,推动跨学科交流与思想碰撞。
8月23日,论坛开幕式由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胡海波教授主持,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春根教授和《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社长肖松研究员致辞。随后,多位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及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的分布式创新系统、新质生产力发展、科研范式变革与人机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探讨,展示了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8月24日,在分论坛六“知识产权与数据要素”中,孙那副教授受邀担任点评专家,对13位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学术报告进行点评,提出了中肯建议与学术指导,获得与会学者一致好评。同时,我院博士研究生也在论坛上展示了最新科研成果。赵世桥在博士论坛作题为《迈向中国式科技法治现代化:现实梗阻与协同路径》的报告,提出中国式科技法治现代化需要通过强化制度根基、优化体制机制、健全保障体系、培育包容性创新生态四个路径协同推进,以破解现实梗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法治动能。博士生屈直在分论坛二“人工智能治理”作题为《我国人工智能风险防控监管制度研究——以域外比较为镜鉴》的报告,通过对比域外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提出我国可在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中引入“双轨分类”框架,构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分层立法结构,逐步建立统一原则引导、多元规则响应的中国特色人工智能风险治理体系。

此次参会充分展现了我院师生积极参与国内外科技法治相关学术交流的优秀成果,也为未来相关研究与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编辑:罗思琪
撰稿:屈 直
供图:会务组
审核:韩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