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2025年中医药法制化建设项目集中开题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朱桂、副司长张庆谦、法规与标准处二级调研员程强、法规与标准处一级主任科员王笑等来自政府、高校、医疗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各项目承担单位代表共计20余人出席会议。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马治国教授出席会议并代表课题组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草案)修改》项目进行了汇报。
马治国教授在汇报中讲到,《条例(草案)》在前期“立法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法》实施以来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实际需求,在核心制度、关键概念与实施机制上凝聚共识、系统完善。《条例(草案)》旨在构建基础性保护制度,通过建立保护数据库和保护名录,形成存录、遴选、传承体系;同时明确以传承传播为核心,强化政府职责与法律责任,衔接现有法规,最终实现对中医药理论、技术方法的系统性保护与创新发展。朱桂司长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西安交通大学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与汇报内容。建议条例修改研究要聚焦中医药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的高效转化,切实回应实际需求;加强制度衔接,推动构建闭环严密、衔接顺畅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体系;确保研究成果契合国家立法导向,服务于中医药法及2025年度国家中医药政策计划的整体推进。同时强调,各项目单位要规范项目经费管理,按期高质量完成任务。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自2017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立法起草研究”项目以来,已开展多轮实地调研与专家咨询,形成系列专题报告与草案文本。本次作为牵头单位继续承担修改研究任务,体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心长期研究基础与成果转化能力的高度认可。
据悉,中医药法制化建设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加快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设立的重要制度工程。2025年度共设立七个项目,涵盖法律实施评估、条例修订、普法宣传、案例编撰等方面,形成协同推进、系统提升的法治建设整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