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我中心李晓鸣教授受邀于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以“保护商业秘密,护航产业创新”为题开展专题讲座。讲座聚焦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体系,结合司法实践与立法前沿,为检察机关代表、人大政协委员代表、科创企业工作人员以及知识产权从业者系统梳理了商业秘密保护的核心法律逻辑与实战策略,为强化企业创新驱动的“保密防线” 提供了高阶专业指引。

李晓鸣教授开篇明晰商业秘密的法定构成要件,强调“未公开性、价值性、保密性”缺一不可。通过解析“力拓案”中窃密行为从“国家秘密罪”到“商业秘密罪”的定性调整,以及“蜜胺案”6.58亿元赔偿刷新国内知识产权维权纪录等典型案例,剖析了技术秘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指出了我国司法正以刑事保护和高额判赔等制度设计强化对恶意侵权的震慑力。
在保护路径方面,李教授提出“预防+救济”双轨策略:企业需通过保密协议、技术隔离、竞业限制等构建防御体系、强化内部管理;同时应善用“行为保全”等临时措施,及时阻断侵权行为。在侵权救济方面,他详细解读了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的三重机制,强调《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权行为的罚款上限已提升至500万元,而“侵犯商业秘密罪”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凸显法律威慑力。
讲座最后,李晓鸣教授强调,商业秘密保护是企业创新发展的 “护城河”,需兼顾法律合规与商业实践,在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中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案例鲜活,为参会者提供了应对商业秘密保护难题的 “工具箱”,对助力秦创原科创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曾碧春
编辑|罗思琪
审核|梁龙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