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在春意盎然的时节,我们迎来第115个国际劳动妇女节。马治国教授应西安高新第八小学校长侯栋伟、副校长藏小琳的邀请,带领多年挖掘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传人,代表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西安汉典传统文化研究院、西安道通太白七药公司雁塔中医诊所和雁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共同举办了“杏林春暖护园丁”中医义诊活动,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将中医药的仁心仁术化作对人民女教师的深切关怀。

教师是文明火种的传递者,是塑造未来的工程师。而中医药文化,正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不息的活态见证。作为国家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法律研究者深知:从《黄帝内经》到《千金方》,从正骨技艺到艾灸针法,这些穿越时空的智慧结晶,既是治病救人的良方,更是文化传承的基因。中医药进校园,正是要让传统医学的根脉在教育沃土中焕发新芽。马治国团队携十余名三代以上中医药传统知识传承人走进校园,以“传承保护中医药文化,守护小学师生健康”为目的,开展了一场沉浸式体验活动。300余名师生通过亲身体验传统疗法、聆听文化讲解,近距离感受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活动反响热烈,获得圆满成功。
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技艺零距离互动


针对小学师生久坐伏案、用眼疲劳等常见健康问题,活动特别设置了“传统全身柔性正脊”“古军医正骨”“针灸艾灸调理”“全科疑难杂症咨询”四大体验区。传承人们现场演示技艺,师生们在专业指导下亲身参与:正脊手法轻柔舒缓,正骨技术精准利落,针灸艾灸温热入络,现场惊叹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学生体验艾灸后兴奋表示:“原本肩膀酸胀,现在像卸下了‘小书包’!”多位教师也反馈,古法推拿后颈椎僵硬感明显缓解。
文化传承:从技艺到智慧的薪火相传


活动现场,马治国教授团队与学校领导及师生们以“中医药里的大智慧”为题进行了交流,用生动故事讲述中医药历史与哲学。从《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到孙思邈采药传奇,从“君臣佐使”的用药智慧到“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师生们在趣味互动中领悟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人参观了学校“百草园”“小学生中草药种植实验室”“小学生中医药书画作品”等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成果,赞叹高新八小已经将中医药文化转化为生活实践。老师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原来中医药不仅是治病,更是中国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创新实践:让文化根脉滋养成长沃土

西安高新第八小学副校长藏小琳表示,此次活动是学校落实《"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的创新实践,教育部等八部委发文要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高新八小全面推进,认为“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命观与科学精神,我们希望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体验,在孩子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马治国教授强调:“传承的关键在于活态化,要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理解:中医药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守护健康的金钥匙”“我们在孩子们眼中看到了文化自信的星光”。
据悉,本次活动中,校方与马治国教授团队已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未来将通过中医药文化角、四季养生课程等形式,持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这场穿越千年的对话,正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写下鲜活注脚。
编辑:罗思琪
审核:樊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