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晚,马治国教授在创新港5-3040会议室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在读硕、博学术指导会议,会议旨在为硕、博研究生提供一个平台以分享近期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增进专业知识和信息资讯的传播,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会议开始,四位博士研究生围绕各类学术论文投稿、参加学术会议方面展开经验分享与交流。贾金润就“期刊的论文撰写与投稿信息分享”进行分享,为各位同门提供了会议期刊写作路径。梁乐言则以“论文投稿的历程、挑战与思考”为主题,以其自身论文投稿经历为例,分享了关于论文写作的经验。王雪琪的分享主要是从“新质生产力期刊选题生成过程中发文的盖然性与机动性”开展,与各位同门探讨“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写作方向。杜美欣根据其前往日本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分享了法学研究生出国参会的心得体会。

此后,与会人员围绕近期科研进展、生活问题和学习感想进行交流讨论。博士研究生杜佳音就论文选题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他认为应当抓住热点的新话题进行研究写作,并且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博士研究生占妮、王雪琪围绕论文的写作思路与结构展开讨论,认为应当坚持人文社科类论文写作的方法,积极探索发表外文论文的实践路径。硕士研究生王楠提出了在硕士论文选题创新性方面的疑问,与会人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撰写经验与解决办法。
学术内容的分享结束后,赵世桥就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办公室值班的规范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简要概述了日常值班的工作流程。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办公室的常态化值班工作旨在培养中心师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充分利用兴庆办公室学术资源,帮助硕、博研究生在职业发展和个人能力上收获丰富经验。
会议最后,马治国教授总结发言。他强调,在论文选题方面应当综合考虑选题的研究程度和创新性。在开创性领域,可以进行宏观层面的研究;针对具体的问题,应当重视文献的阅读和文献综述的撰写,将真正有思想、有意义的内容写到文章中去。在参加学术会议方面,他指出,博士生、硕士生都应当积极参加专业领域的学术会议,开阔眼界,积极交流,在学术会议上进行学习和进步。此外,应当积极与导师、同门多交流,进行思维的发散和碰撞,不断完善研究成果的架构和内容。

至此,马治国教授2024秋季学期在读硕、博学术指导会议圆满结束。与会人员积极交流想法、讨论问题,就论文投稿的最新信息进行了共享,就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方向,收获颇丰。此次学术指导会议提升了与会人员的思辨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强了与会人员的学术自信,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学术方向和路径。
撰稿:惠楚欣
供图:占妮
编辑:罗思琪
审核:樊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