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马治国教授带队参加“中医药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大会”并作主题演讲
日期 2024-10-12 09:42   点击:


2024年10月10日至12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分会、中国中药协会老字号企业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北京同仁堂医养产业投资集团、北京同仁堂国药集团主办的“中医药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市北京五矿君澜酒店举办,会议主题为“承岐黄薪火,传非遗经典”。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马治国教授带领中心博士研究生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并作主题演讲。

会议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德生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岩主持。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潘平、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非遗分会会长孟宪峰、北京同仁堂集团总经理戴小锋、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铭芮以及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元坤依次致辞,他们一致强调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和健康理念,对于建设健康中国、保护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鼓励从业者坚守传承初心、勇于创新实践,为中医药的持续发展与国际推广贡献力量。会上,中国工程院杨宝峰和吴以岭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马治国教授、中山大学徐安龙教授分别就中医药基础研究与创新、中医络病诊疗方法、中医药非遗保护制度完善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发表了主题演讲。

马治国教授以《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完善建议》为题,深入剖析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时代背景及深远意义,详述了保护实践中的诸多挑战,并探索了相应的完善路径。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方针,为中医药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形势下,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在保护体系、传承制度与产业创新发展三方面同步推进,力求优化中医药非遗传承人利益保护机制,采取多样化措施确保非遗顺利传承,提升中医药非遗的标准化水平,并进一步健全中医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马治国教授演讲现场


随后,与会者共同探讨了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与现代化发展路径,并见证了非遗传承人拜师礼,参与了“中医药非遗薪火传承行动”启动仪式。韩竞生、刘光瑞、陈荣钟和陈秀杰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以及来自北京同仁堂、宏济堂、达仁堂、德生堂、天士力、以岭药业、步长制药和昆明中药厂等多家杰出中医药企业的代表,也分享了他们基于长期实践的专业见解,并展示了相关中医药传统疗法和创新成果。本次会议汇聚了中医药非遗领域众多专家与业界领袖,有力促进了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多方合作与创新实践。


与会者合影

撰稿:杜美欣

供图:会务组

编辑:罗思琪

审核:樊晨希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联系电话:029-82668972 邮编:710049  电子邮箱:xjtuipr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