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足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高水平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培训,搭建各类非遗保护的交流平台。2024年6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联合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西安市非遗博物馆,共同举办《“让非遗连接现代生活”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开发法律研讨会》。
首先,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人文学院部分师生对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参观、调研,充分了解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内陈列的一万多件由非遗传承人提供的非遗作品。其中,精美的砖雕作品《大明宫模型》以其细腻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生动的泥塑组群《关中记忆》让同学们纷纷驻足观赏,被其栩栩如生的形象所吸引,还有灵动精巧的卓别林风筝等非遗作品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让西安交通大学的师生深刻领悟到了真正的“匠人精神”,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们对待手艺的执着与热爱。
随后,师生们分成五组轮流体验五种非遗项目。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鱼化泥叫叫杨帆老师带领大家吹响了泥叫叫,现场气氛十分欢乐。在莲湖区级非遗项目如意面花传承人王磊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制作粽子、南瓜、柿子、醒狮等形象的如意面花。临潼区级非遗项目夏家刺绣传承人夏璐璐老师带领大家亲自体验了制作绣有传统五毒图案的粽子香囊。随后,省级非遗项目关中秦腔戏剧脸谱陈耀武传承人为大家讲解秦腔脸谱的绘制过程,同学们意识到,戏剧脸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雁塔区级非遗项目非遗唐流彩张双敏传承人在特制的水溶液“画板”上绘制各种图案,让同学们纷纷对非遗文化所具有的精湛技术和历史底蕴赞叹不已。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开发法律研讨会的开展将此次活动推上了高潮。会上,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白利群为大家介绍西安市非遗保护现状及困境,他希望西安非遗沿着一带一路走出西安、走向世界。接着,西安交通大学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刘丽娜从非遗保护法律风险、非遗创作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非遗传承人答疑解惑。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李一鸣副馆长,艺术系鲁鹏副教授和法学院师生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开发提供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
最后,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共同表示,双方合作将旨在协同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携手未来深入合作,共同为守护和传承珍贵文化而努力。
此次活动是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一次非遗调研和法律研讨会,也是“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遗产法前沿问题研究”研究生课程的实践课。旨在多方探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法律保护之路,也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非遗传承人表示:“看到年轻同学们来访,他们的热情与好奇让我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感受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非遗中心管理人员说:“同学们的到来令人欣慰且自豪,这证明了我们的工作价值,也显示出非遗文化正受年轻人欢迎。然而,保护每项非遗技艺、支持传承人工作环境与提供保护资源的任务依然艰巨。”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开展了文化遗产数字科技法律、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医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1项教育部重大课题、5项国家社科基金、30多项省部级文化遗产基金课题。同时,深度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法学会(ILA)全球文化遗产法相关工作,长期肩负国家、地方文化遗产立法工作,多次受到国际文化遗产组织、国家文化遗产管理机构的嘉奖。
撰稿、供图:肖玲珑、孙雨
编辑:罗思琪
审核:韩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