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至3日,2023年知识产权上地论坛“知识产权与国家治理”研讨会在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及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实务界法律工作者,共聚一堂,展开研讨交流。
会议将研讨议程分为六个时段,依次探讨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的构建、知识产权与国家治理、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发展、药品知识产权制度完善、商标与地理标志制度完善和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等知识产权法学领域的重要议题。
李晓鸣副教授作为“知识产权与国家治理”时段的与谈人之一,对于《全球化时代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治理》《禁诉令判决:国际规则对话的司法路径》《知识产权审判激励竞争:从单一化到类型化》《美国商业秘密法域外适用的扩张与中国应对》等报告人的研究成果,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第一,上述成果充分、合理地运用了法学研究方法。例如,在分析国际规则对话的动因时,分析了专利法观念的变迁,运用了历史研究的方法;在论证标准必要专利纠纷贸易谈判的对话困境时,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各国立场差异;在阐明美国商业秘密法域外适用扩张的具体表现和禁诉令判决的实际作用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还有调查研究、文本分析等多种方法的运用。第二,在研究视阈上,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如禁诉令、美国商业秘密法相关研究中包含对国际关系的洞察,把知识产权问题与国家治理的宏观背景有机联系在一起;第三,研究结论上,跳脱出了法教义学的一般习惯,能从法律规范的完善过渡到国家治理手段的完善。
最后,她指出上述研究对知识产权学科发展意义重大。上述研究有益于推动研究视阈的拓展,除了法学,还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科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科技管理等方向,都与“知识产权与国家治理”议题密切相关。另外,“知产人”应当在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思考学科研究方法的科学化、规范化,当研究议题延伸到国家治理层面,除了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需要借鉴相关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逐渐形成适合学科特性的方法体系和方法论,这对于知识产权一级学科发展非常必要,应当是“知产人”的使命所在。
撰稿:杜美欣
供图:李晓鸣
审核:梁龙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