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受国家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马治国教授应邀为四川省各中医医院和科研人员做了题为《中医药科研项目成果知识产权风险与管理》的培训讲座,中医药从业人员3000余人参加了培训。

马治国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切入点,明确了中医药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科学智慧和实践经验。加强中医药科研项目成果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注重整体布局,提高中医药科研成果的技术含量,防范和化解权利纠纷,不仅关系着国内中药企业和中医医院的利益,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实现中医药可持续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后,马治国教授围绕中医药项目立项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与管理、中医药项目研发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与管理、中医药项目完成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与管理、中医药项目成果转化应用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与管理等四个方面对中医药科研项目成果知识产权风险与管理的整个周期进行了全面解读。


在探讨中医药科研项目成果知识产权管理时,马治国教授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中医药品种保护条例》、《专利法》中的相关规定为基础,对立项阶段、研究开发阶段、生产阶段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在分析中医药科研项目成果知识产权风险时,马治国教授结合典型案例,生动阐明了风险管理对于中医药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此外,他还引入了“清肺排毒汤”“结肠丸”等自身实际参与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案例,以案释法,结合生动的司法案例解读中医药科研项目成果知识产权风险与管理的要点。
马治国教授建议在中医药科研项目成果知识产权保护中注重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接轨问题;采取商业秘密+专利协同保护模式;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对研究成果先申请专利后发表学术论文;在进行合作/委托开发合同中应列明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出现法律纠纷。并就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区别于其他知识产权的特征、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式、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机构、中药配方发明专利的申请流程及时间等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和讨论。
最后,马治国教授强调,中医药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二十大又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写入了报告,是对中医药人的莫大鼓舞和激励。保护、传承、发扬我国中医药科研成果需要构建适宜中医药特色的权利保护体系,需要中医药科研人员提高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共同为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矢志奋斗。
撰稿、供图、编辑:韩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