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星火读书分享会第四期成功举办
日期 2022-06-03 14:43   点击:


964FE

6月2日下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星火读书分享会”第四期成功举办。本期读书会研读斯图尔特·班纳所著的《财产故事》一书,主要围绕第一章与第二章的内容进行研讨。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孙那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蔡元臻应邀作为点评嘉宾,中心硕士研究生孙千茜、梁乐言担任领读人。中心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读书分享会。

5128D

孙千茜领读了第一章节“消逝的财产”。以导论中作者对财产主题历史化叙事的思路出发,引出了对“财产是什么”这一历久弥新问题的思考。她将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共和制加以对比,从爆发原因、建立过程和成果特点三个角度展开讲解,描绘了美国财产权利变动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英国无形财产权利为依据,比对介绍了部分形式是如何在美国衰落的过程:自始不存在的“圣职推荐权”、“什一税”,逐步消亡的“公职”、“公用权”。强调了财产观念中,无形财产权利以自身为发展变迁基础的观点。随后作者总结了美国建立了独特、独立的财产权利体系,以及因此而诞生的新财产类型,并提出“财产是随人类环境变化而变革的人类制度”。孙千茜同学充分结合政治体制、社情民情、和人的主观因素三大部分,感悟到了立法需要立足实际情况,紧跟时代发展的原则,给同学们以启迪。

58E48

梁乐言领读了第二章节“知识产权的兴起”。她首先梳理了该章的内容框架,并引申说明了“知识产权”在国外含义的演变和翻译引进:以个人或社会知识的总和,转向扩展为公共知识,再到今天认定为智力成果。随后,以“DIKW”金字塔为体系,从低向高向同学们诠释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知识产权的客体。在该章节“商标和商誉”部分,梁乐言以美国商标案件诉讼增多的背景和问题为出发,纳入商业秘密作为对比学习,讨论了它们的含义变化、保护发展和各自特点。最后,她分享了对于“知识产权的本质”“权利用尽原则”“知识产权在哲学系统上的考察”的思考,扩展了学习思路,加深了认识程度。

374CF

蔡元臻老师对本次读书会分享内容进行了集中点评。本书讲述了欧洲古老财产权转移到美国新大陆时所经历的变迁,探讨了知识产权的兴起与演变,他将这个过程概括为“知识产权的成长”:在扩张新权利加法的另一面,是扬弃不合理旧权利的减法。在现代财产权愈发强调市场本位的情形下,必然需要符合国家政治经济的需求。随后,围绕知识产权客体、范围、本质、保护手段等,蔡老师从两个方面展开了点评:以“长子继承权”问题的剖析为例,他提出了知识产权制度是比较契合自然法精神的,可以从中解读出财产权的合理性基础,但同时也要注意“自然”定义随时代的变化,鼓励同学们多元角度研究法哲学问题,探本清源;从构成要件为出发,蔡老师提出可以从“智力劳动成果”和“对无形财产的有形控制”两个角度解读财产的目的,认为在法定财产权的设立中要融合技术文化的发展,注重市场的推动效应,多方位考察财产意义。最后蔡老师还就学术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对同学们进行了指导,倡导同学们进行跨学科思考,学习先贤大家融会贯通的思想,以历史学的视角来为法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丰富观点内涵和深度。

58DAE

在交流环节,杜佳音同学回应了蔡元臻老师关于自然法解释性过强的思辨,认为这种矛盾是由于自然法主要针对静止的世界观,与不同时期建构的法律存在一定的差异。随后他针对本书第一章的内容,提出了关于权利变革中成本承担的思考。

6C228

孙那副教授最后进行了总结。她首先解答了杜佳音同学提出的关于权利变革中成本承担的问题,指出权利变革中的成本并非全部由输家承担,立法成本、制度成本,以及相应的管理成本,都会由政府和民众分担一部分,正如“大治立法”,同学们要注意立法对社会利益的全盘考量。随后她对两位领读同学的讲解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二位同学的扎实分享。最后,她强调了本书改变传统认识、扩展研究思路的重要价值,指出“财产目的”“财产边界”和“财产构成”三个问题串起全书脉络,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把握对这三个问题的深度思考,同时借鉴本书展现出的不同视角下的法学研究路径,凝练个人观点,更好地结合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开展学术研究。




图片:占妮、杨朋辉

文字:冯思铭

审核:杜佳音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联系电话:029-82668972 邮编:710049  电子邮箱:xjtuipr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