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2022年知识产权宣讲周系列活动“其右”论坛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徐济宽博士作主题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盲盒”营销模式的法律治理》的报告,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张翔、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黄丽、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赵世桥和西北大学硕士生赵思佳担任评议人,论坛由西北大学法学院讲师刘桢主持采用线上方式举办,来自多所高校的5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刘桢
刘桢老师介绍了本期“其右”论坛的主办方、报告主题、发言嘉宾和支持单位等。他表示,“盲盒问题”是新兴问题,“盲盒”作为新兴的“带货”手段迅速蹿红网络,并出现了从数字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的趋势。但是“盲盒”商业营销模式背后潜藏涉嫌赌博、消费欺诈、私营彩票、违规运输等更为深层的法律隐患,应当及时加以规制,防止灾难性后果发生。

徐济宽
分享人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徐济宽博士首先介绍了选择《数字经济背景下“盲盒”营销模式的法律治理》作为报告主题的出发点,一方面是呼应论坛发起方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本期论坛主办方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马治国教授团队在前沿科技的法律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
徐济宽博士从问题由来、盲盒异质性的表现、域外最新相关治理经验和国内应对建议四个部分展开报告。第一部分他以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斯金纳箱”实验引入,介绍了“盲盒”营销大获成功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概率化的正向反馈导致消费者无法量化自己的金钱投入与所得奖励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我国盲盒营销模式下的涉嫌赌博、消费欺诈、私营彩票、违规运输等更为深层的法律隐患的现状,将目前较为典型的盲盒类型包括文具盲盒、宠物盲盒和电子游戏盲盒。第二部分他指出盲盒异质性的表现为涉赌的射幸行为、虚拟的博彩行为和畸形的倾销行为三种形式。第三部分他从比较法的视角,对域外盲盒规制的立法经验进行梳理,按照监管力度的强弱依次划分为:以“自律为主”的加拿大、涉赌“门槛”较高的美国、监管“先行者”的荷兰、监管“进阶者”的比利时和日韩英等其他国家的规制经验。第四部分他提出了对国内盲盒乱象的规制建议,在分析了域外从“自律为主”到“严格监管”不同监管程度、各种规制模式的优劣基础上,从涉赌行为认定、博彩互动判定、禁止违规盲盒及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建议,强调避免新生类型的盲盒对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要借助行业自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引导良性的市场氛围。
徐济宽博士还谈到盲盒现象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缩影,因此而生的混乱现象同样也是平台经济需要规制的重点。如果得不到重视,一味地放任危险因素的滋生,造成的法律隐患及社会风险可能远不止如此。当务之急,是要从法律层面出台有针对性的专门政策法规以划定红线,同时,借助行业自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引导良性的市场氛围。但除此之外,也应该看到盲盒现象有利的一面,例如博物馆盲盒的文化教育意义和价值观正向引导作用。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引起重视,且有必要对盲盒现象进行长期的市场跟踪调查。
评议环节,来自四所不同高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参与了评议和讨论。

张翔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张翔首先感谢徐济宽博士的演讲带给他很大的启发,弥补了知识层面的不足,他提出了四点个人看法:第一点,他认为文章的规制对象不太明确,盲盒现象的危害性论证有待更加切实;第二点,他指出盲盒行为和刑法里的赌博行为在类比的时候,涉及到刑法考量的法益和三个行为要件(以营利为目的,行为聚众性和以赌博为业),徐博士着重阐述了第一个要件,其他要素可以多加关注和加强论证;第三点,盲盒行为和博彩行为在类比的时候,以《彩票管理条例》进行类比有些牵强,因为彩票的规制目的主要是公权力控制资金流向,防止因彩票而发生大规模洗钱行为,而盲盒是市场经济行为,类比之前需要明确我国对于彩票条例规制的重点在哪里,是否有可比性;第四点,他认为关于盲盒的运输问题证成略显单薄,并进一步指出盲盒的运输是执法问题,不是立法问题。

黄丽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黄丽从事实分析和规范分析两个思路切入,在事实分析层面,盲盒营销模式基于心理学的背景,是否可以采用行为法经济学的分析思路进行研究,这一问题引发了参会同学的思考;在规范分析层面,她在本场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思考,营销模式的规制边界在哪里,以及如何运用多元化治理手段进行规制。

赵世桥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赵世桥认为,盲盒乱象不只是侵犯某个消费者的利益,由于盲盒具有的射幸特质和强大的资金吸附能力,再加上其营销手段的复杂性,因此极有可能引发诈骗罪和集资诈骗罪等经济犯罪,不仅会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还有可能影响国家和社会安全,因此针对盲盒乱象的治理,不仅加强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管,也应注重事后救济,是否有必要通过完善司法解释等方式建立相对完善的刑法规制路径。她进一步指出,现有法律体系下,消费者盲盒的售后纠纷维权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认为有必要加强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赵思佳
西北大学法学院硕士生赵思佳谈到本次报告给她带来了很多收获,她着重补充分享了两件与盲盒有关的司法判决,分别是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关于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案件和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某饰品店向未成年人大量出售盲盒,诱导未成年人大额消费的案件。她认为以这两个案件为代表,可以看出在盲盒法律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盲盒行业协会可以采取分级分类分年龄段的管理方式,对于市场进行整体规范。此外,她还提出市场监督管理局可以开展规范盲盒销售治理的活动,重点打击个别商家对盲盒的过度营销,虚假宣传等不规范销售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

主持人、分享人和评议人线上合影
徐济宽博士在感谢各位评议人提出中肯意见的同时,对问题进行了回应,也与各位进行了充分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徐博士进一步补充了文章的规制对象是盲盒的营销模式,具体的营销模式可以理解为卖什么东西、卖给谁和怎么营销,也就是主、客体和手段。规制的手段除了法律方式和行业的自律监管,在各位评议人的启发之下,他认为也可以通过普法宣传、民间宣传、文化宣传和明确的行业标准的介入对盲盒乱象进行多元化治理。

部分线上参与人
据悉,“其右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发起,旨在为广大博士生硕士生群体搭建一个关于网络法、科技法的跨学科的交流平台,本期论坛的主办方为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撰稿、图片:梁乐言
审核:杜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