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及当代价值·跨学科讲座--《<六祖坛经>:中国智慧与禅的丰碑》,在丝路大讲堂开讲。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马治国教授担任授课教师。

马治国教授首先从六祖坛经与中国智慧及其历史地位、六祖坛经与禅、中国禅文化与世界三个方面阐述了《六祖坛经》作为禅学与中国智慧结合后的重要标志,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以及现代世界文明进步的特殊意义,加深学生们对《六祖坛经》的认知;其次通过讲述“革命”思想、“平等”自信思想、“自立”自强思想、“自我”完善思想、“顿悟”成就思想,向学生们立体呈现出坛经的智慧思想体系,教会学生们如何看坛经的当代价值;最后马治国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禅修实践,感慨道:“禅学对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影响是全面的,现代文明对禅学思想的需求是内在的,是从思想理论到具体方法的全面需求。禅学是中华之宝,东方之宝。”讲座尾声,同学们结合自身传统文化感知和冥想体验与马治国教授进行互动交流。

《六祖坛经》以惠能大师讲经为核心,由其弟子法海等禅师依据其言行开示汇集而成的,也是佛教唯一一本中国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经典文献。不仅是讲述六祖慧能学法、得法、传法的过程和功绩,其实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外来佛教文化融合的结晶,是中国优秀文化发展到唐朝结出的一个智慧硕果,是至今难以逾越的丰碑。

此次讲座马治国教授用朴实易懂的话语,风趣幽默地解读了《坛经》中的原文,简要地阐释了禅宗从解悟到证悟的过程,与在场学生一起透过《六祖坛经》体味禅宗智慧。马治国教授认为,《六祖坛经》是每一个中国人必读的书,在佛教中,只有佛陀的言说才称为“经”,但《六祖坛经》是唯一的例外,可见这部经典在佛教中的地位。
撰稿、摄影:张乐
编辑:冀雪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