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率调研组一行来陕,就我省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工作开展调研。7月4日下午,调研座谈会召开,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咨询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马治国教授应邀出席座谈会并发言。民革中央调研部副部长杨怀东、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青光、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戴毅力、陕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冯荣、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刘勤社、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光辉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静芝主持。

朱静芝副主任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杨怀东首先介绍了民革中央调研团的来意,他指出中医在慢性病以及疑难杂症治疗方面有着成本低、可根治等独特优势。但是当前还存在着基础研究相对落后、临床操作规范缺乏、评价标准不够完善等问题。本次到陕西省调研,希望了解陕西省的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现状,也希望倾听与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刘勤社代表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从中医医疗机构现状、中药产业发展以及陕西省近年来的中医药工作重点等方面向调研团进行了汇报。

马治国教授发言

座谈会现场
与会专家讨论环节,作为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咨询专家,马治国教授从自身近年来在中医药法律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医药传承发展的路径以及对陕西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三个方面作了精彩发言。他首先回顾了我国中医药法律保护研究的起点,指出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医药保护领域的不足,提出专门立法保护是必然的选择。他同时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院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专门制度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立法项目的实施情况,再次强调了必须先在国内建立专门的中医药法律保护制度再向国际社会推广的保护思路。其次,他从中医药学术传承、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育、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和保护名录建立、中医药治未病机构规范标准、中医药特色医保制度建立、中医药教育体制改革、中医药文化宣传等方面发表了自己对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见解,尤其指出地方中医药发展必须认真落实《中医药法》在中医行医资质考核、中医诊所备案以及传统工艺制药备案三个方面的政策创新。最后他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陕西省特色中医药资源挖掘保护以及利用自贸区建设推动陕西省中医药海外发展等方面对陕西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杨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教授刘永惠、原陕西省人民医院疼痛科大夫魏效荣等也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万鄂湘副委员长最后作总结发言,他首先介绍了民革中央近几个月来在各省市调研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情况的成果,指出目前中医药发展存在管理机制分散、教育模式西化、传承观念老旧保守、民众对中医信任缺失、中医药资源海外防御不足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他以日本利用我国的仲景药方抢注国际专利的生动案例,强调了法律武器在中医药保护方面的重大作用,同时高度肯定了马治国教授在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法学与中医药学的交叉研究意义深远。最后他还对陕西省的中医药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希望,希望陕西省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充分挖掘本省特色中医药资源,打响孙思邈“药王”品牌,做大做强陕西省的中医药事业。

会后,万鄂湘副委员长还专门接见了马治国教授。他再次高度肯定了马治国教授在中医药保护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和前期成果,就中医药传承发展路径、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医药法律体系建设等与之进行了深入研讨,并鼓励其继续深入研究中医药法律保护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国宝”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撰稿:占妮
图片来源:陕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