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起草研究专家论证会在我中心召开。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委办公室原主任、巡视员邬建新、陕西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原副主任岳喜栋、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处副处长毛省侠、陕西省中医研究所医史文献所所长焦振廉、陕西敬信堂中医养生公司董事长赵建茂等立法专家、中医药研究专家及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立法基础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我中心副主任周方副教授主持。

课题首席专家、我中心主任马治国教授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他从“课题的背景与意义”“《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草案)建议稿》(以下简称《草案建议稿》)的起草进展”“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和“后续关注的重点”等四个方面就课题进展情况向与会专家做了说明。他表示,《草案建议稿》是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专门保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起草的《草案建议稿》与知识产权制度是相互独立,相互补充的关系,只有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够实现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全面有效的保护。他希望,《草案建议稿》未来进入立法程序后能够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为条例中的关键制度的确立提供理论、制度和调研数据等充分依据,也有利于立法机关更多采信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意见。他呼吁与会专家能够畅所欲言,为《草案建议稿》的进一步完善贡献智慧力量。

随后,论证会进入讨论环节。与会专家针对《草案建议稿》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他们还一致肯定了课题组当前取得的成果及所做的大量工作,认为,本次起草的《草案建议稿》两个方案各具特色、思路完整、框架合理、论证清晰,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他们还就课题进展中的部分关键问题展开了讨论。

会后,与会专家一行参观了交大校园。
据悉,“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立法基础研究”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7年第一批中医药法制化建设项目,也是我校首次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资助的法制类项目。该项目将遵循“理论论证——制度设计——保障实施”的基本思路,首先,全面论证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法律保护制度构建的理论依据、现实必要性及法律正当性;其次,从积极、消极两个层面,在创设中医药传统知识权的基础上,搭建中医药传统知识全方位保护的专门平台;最后,研究落实专门保护制度的具体保护措施及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