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tz In C Minor이루마 - Blind Film
2015年是西安交通大学技术经济法律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复合法学之路》一书,收到了大量海内外学友的踊跃来稿。我们现在“交大知识产权”选发部分纪念文章,带领大家回顾中心成立30年以来的复合法学之路。
今天选发的是赵小平校友为该书撰写的文章《“法律中心”求学三年路》。
作者|赵小平
山西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
第三批全国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
晋中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研究获2007年度百部(篇)工程奖
非常感谢马治国老师组织这次“法律中心招生30周年纪念活动”,为不擅言辞的我提供了难得的感恩机会。如若没有三年的“中心”求学,我便不可能明了日后自己的方向,亦不可能于2012年底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
在1997年春天,看到我们几个一起考研的同伴陆续寄走了档案,我终于鼓起勇气拨通了029-2668972这个电话。电话那边传来和蔼的声音:“你好,我是章德安……”从电话里得知交大调档函早在半个月前就发出,而我却一直没有收到。章老师知道情况后,亲自到研究生院又给我寄了一封调档函,我终于赶在交大的录取截止日前寄出了我的档案。我想我是幸运的,终于没有重蹈当年的高考覆辙,于1997年秋天在交大技术经济法律研究中心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涯。“法律中心”三年求学生涯中,给予我帮助的那些老师和同学,本文没有提及并不意味着我忘记他们。
感恩指导老师田鹤亭
入学后不久,“中心”便给我们四名1997级研究生(另外三人是张敏,任宝明和张译允)分配了指导老师。导师田鹤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和蔼与严格兼而有之。当时田老师对我提的要求是,每周汇报一次学习进展。研一时课程本身安排就很多,而我已经报名当年的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当时听了田老师的要求后心里不免有点紧张,唯恐有负老师的期望。非常感谢田老师当年提出的这样一个每周汇报一次的要求,尽管当时坚持执行并不容易,却让我在日后养成了每周进行总结的好习惯。
研三时,田老师将李新娟师姐因为毕业未能完成的课题交给了我。要求撰写与当时硕士毕业论文字数差不多的“某某电厂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田老师看学生很准的,说李新娟是帅才,我想她这些年在华为的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我呢,拿到一大袋调研数据后便开始分析,发现很多拿不准的专业词汇,只好借来一堆企业管理方面的书啃起,啃完倒也有了头绪,在毕业前夕完成交给了田老师,至于厂方验收结果如何我并不曾问过田老师。但这段撰写调研报告的经历为我日后成功申请课题并完成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赵小平著《地理信息的法律保护》
感恩马治国老师
到研二时,我们有一门课程是《律师实务与司法实践》,马治国老师为我们授课。到了实践环节,由于我在1997年已经取得了律师资格证,当时非常希望能到马老师所在的律所进行实习,以学习马老师高超的律师“技艺”。所以当时马老师答应我暑假可以到其律所实习时内心充满了感激。实习开始后,尽管马老师并不会每天到律所办公室,但我坚持每天早上八点之前赶到办公室,先把桌子和地擦干净,然后打水,再然后便是翻阅马老师给的卷宗。在律所,抛开为人处事的学习,单知识方面收获最大的是搞清楚了委托贷款关系,撰写了“存款侵权纠纷中委托贷款关系的认定”一文并发表。在律所的其他律师也给予我很多帮助,看到我心软的毛病,他们甚至开玩笑说帮我收费后我再办案。这几年精力所限,律师执照一直躺在抽屉里,也许该拿出来了,否则浪费了马老师的培养。
再一令我深深感动的是马老师在2007年能够为拙作“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研究”欣然作序,因了马老师的序言,“蓬荜生辉”,拙作在日后幸运获得两个山西省社科作品一等奖,一个省政府二等奖。
感念先师章德安
等入学报到后在办公室初次见到章老师,才知先师已是年逾花甲退休后返聘的研究员,精神矍铄、和蔼慈祥,心里不禁暗暗敬仰。记得马治国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我们是幸运的,能够聆听章老师的教诲。《礼记》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在20世纪末的最后三年里我们能够跟随章老师学习,可不就是幸运么?
章老师不吝教法,平易近人,对“中心”的每一名学生都给予耐心指导与帮助。当年无纸化概念、网络并不普及,查阅资料需要翻阅很多的报纸杂志。章老师对“中心”订阅的报纸期刊内容非常熟悉,无论你说到哪个方面的内容,都能很快告诉你具体的日期、版面。在办公室桌子上那些长长的盒子里,放满了章老师亲手制作的一张张报纸资料卡片,大大节省了我们查阅资料的时间。
记得在《立法法研究》第一堂课上,章老师在黑板右侧画了一幅研究生侧面免冠照作为开场白来勉励大家:长着又尖又长的脑袋(勤于钻研)和鼻子(擅于捕捉问题),戴着一副厚厚的望远眼镜(具有前瞻性),圆鼓鼓的后脑(知识量要丰富)、一条线的嘴巴(少说话)。我自己将章老师的这幅黑板上不再有的画称作是勉励照,并一直觉得先师这画与蔡志忠老师的漫画有的一比。只可惜我们当年不比如今的学生,没有手机,可以在课上随手拍摄授课内容。好在这幅勉励照已经印在我的脑海里,且愈来愈发现做学问要做到先师的这幅勉励照还真非易事。
通过章老师讲述当年参与《技术合同法》的立法过程,我明白了调查研究、“必要性”与“可行性”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制建设是何其重要,这也是我日后几个课题必然要进行基础调研的原因。而那个冬天课上章老师对于统一合同法制订所表现出的关切则是我在以后进一步学习合同法时才能体会的。
最关键的是,先师在很早就告诉我们,要想学好知识产权这个舶来品,外文必须要过关,多看外文资料;并举例说中国知识产权第一人郑成思如何研究国外知识产权。后来我在牛津大学访学期间,每每路过BODLEIAN图书馆,便想到网上那张郑成思老师身穿风衣站在图书馆前的照片,然后便想起先师。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2000年。毕业离校前夕,我们去拜望章老师时,看到章老师家中桌子上满满摆放着有关科技法的纸条,这些纸条的摆放看似杂乱实则有序。我当时在想,章老师这么大年龄还在潜心研究,他日若有机会,定要集中精力在科技法这个领域下些功夫。这也正是我日后博士论文选定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渊源。而博士阶段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兴奋地发现章老师等几位中心元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创了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先河!复合型人才——不正是“戴着厚厚望远镜的”、睿智的、默默付出的先师等前辈们的杰作么!
毕业到现工作单位后,本校一名报考交大经济法专业的学生找到我,说她准备参加复试请我帮她联系老师。我给章老师以及另一位老师(请原谅我不能提这位老师姓名以免对号该生)分别写了封信,拜请他们关照该生。该生如愿以偿上了这位老师的研究生,但我万没想到该生会在第一学期不请假便私自离校回家,章老师电话中告诉我后,我很为自己当时贸然拜托章老师的行为深感歉疚,因我对该生了解并不多,只是给他们班上了一门国际技术转让法的课程。本想着有一天能当面向章老师表达歉疚,却不曾想到2007年春天,从“马老师在线”看到章老师离世的噩耗。我不相信这样一位荣辱不惊、关心学生备至的善良老人真的就离开了我们,但眼睛里千真万确看到的是先师离世的噩耗!冷静下来后,我电话联系张敏告诉了她这一不幸的消息,之后张敏与韩文蕾、王宇红她们几人到了先师家里……而我则未能前去,终是心中憾事!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还能够有机会聆听先师的教诲,我想是“中心”每位学生的幸运吧!
赵小平
2005年9月26日于太原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