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4月16日,应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邀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先生到访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小力、党委副书记宫辉在科学馆107会见了刘曙光副局长,双方就博物馆学教育问题、高仿艺术品问题、我校博物馆特色建设问题等展开对话,王小力常务副书记向其赠送了我校博物馆藏品纪念册,马治国教授参加座谈。

王小力常务副书记、宫辉副书记会见刘曙光先生
随后,第三十二期“九州名家”高端报告会在科学馆101举行,刘曙光先生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以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为切入口,向我们生动地讲述了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政治交流的复杂态势,鼓励广大学生尽己所能保护文物、传播文化,三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刘曙光先生在做报告

马治国教授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刘曙光先生在报告中指出文物对外援助交流是世界大国文化输出的抓手。西方大国目前的考古与历史研究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并十分重视文物对外援助,这实际上是一种学术上的价值输出。刘曙光先生还为我们具体分析了中国文物外援与合作实际存在的阻力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他指出了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缺少文化色彩的问题,回忆了中国在接管港口、水下考古调查等与其他国家之间合作遇到的问题。同时,他强调了中国外交的基础在周边国家,分析了中国周边形势的复杂性,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矛盾仍不容忽视,中国的崛起不是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绝的伟大文明复兴,中国的全面复兴会对世界政治和文化变迁带来深刻影响。最后,他总结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中国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的生动体现。在这个战略实施中,文化遗产既不能也不应缺席,文物、考古和历史工作者既不能也不应缺席,中国文物的对外交流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贡献。

刘曙光先生参加师生座谈会留影

刘曙光先生详细了解中心科研成果
报告会后,刘曙光先生来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师生展开座谈,他详细了解了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历史,高度评价了中心成立三十余年来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他指出,知识产权是很重要的一个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交大知识产权研究起步早、成长快、影响大,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他同时勉励青年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善于将不同专业的知识进行交叉结合,努力做出更丰硕的成果。
期间,刘曙光先生接受了凤凰网的专访。
撰稿:刘桢
摄影:西安交通大学学生会、刘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