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赴我中心开展专题调研
日期 2025-09-19 15:38   点击:


2025年9月19日下午,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李铨一行赴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就知识产权鉴定、行政裁决、地理标志和人工智能等工作业务开展专题调研。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综合管理部知识产权师周伟、快速维权和保护协作部维权专员杨欢,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思情、孟桐参加调研。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马治国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法学系主任蔡琳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楼晓副教授、孙那副教授、访问学者姜瑞超等老师以及四位博士研究生参与座谈。

座谈会上,李铨主任首先介绍了本次调研的背景和目的。他指出,为进一步优化陕西省知识产权鉴定工作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效能,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多次进行调研分析,旨在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鉴定工作体系,推动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深度融合。前期已对多地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法院、公安等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

马治国教授从历史沿革、现状问题、实践经验等方面对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他指出,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始于21世纪初,并逐渐推进中立运作。当前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与“四大类”司法鉴定在标准、流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有技术复杂性高、学科交叉性强、个案差异性大等特点。他强调,知识产权鉴定工作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专业检索能力,高校作为依托单位具有天然优势,但同时也面临地方保护、鉴定人安全保障等现实挑战。

蔡琳教授从业务需求和运营模式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她表示,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广、社会需求大,但目前面临市场化运营与公益定位的平衡问题。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传统四大类鉴定不同,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个性极强,每个案件涉及的技术背景差异极大,这对鉴定机构的专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楼晓副教授就管理体制问题提出,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若采用公司化运营模式,将面临工商管理与行业管理的双重要求,需要在制度设计中充分考虑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特殊性,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李铨主任介绍了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工作重点和面临的挑战,对在司法鉴定、行政裁决、地理标志保护等工作推进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与会专家就如何完善知识产权鉴定工作体系、加强司法与行政的衔接配合、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等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知识产权鉴定工作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专业能力建设、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撰稿:杜佳音

供图:姜瑞超、韩欣悦、杜佳音

编辑:罗思琪

审核:樊晨希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联系电话:029-82668972 邮编:710049  电子邮箱:xjtuipr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