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周方教授带队赴河北省邢台市开展课题调研
日期 2025-07-23 10:05   点击:


为深入推进国家社科基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项项目“完善和发展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研究”工作,2025年7月16日至17日,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周方教授课题组赴河北省邢台市开展实地调研。

此次调研聚焦邢台市在文化遗产立法、执法、传承、利用等方面的现实情况与地方经验,调研形式包括实地考察、非遗传承人访谈、部门座谈等,进一步拓展了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01 实地探访文化遗产“现场”

7月16日,调研团队前往邢台博物馆,详细了解该馆在地方历史文化展示、典藏保护与公众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此后参观了扁鹊庙(201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邢窑遗址博物馆、崆山白云洞和中国邢窑博物馆,对邢台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态和活态传承路径有了更为直观和系统的认识。

当晚,调研组拜访了“邢窑陶瓷烧制技艺”(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邢窑恢复第一人”的张志忠老师。张老师深情讲述了其数十年来投身邢瓷复烧、研究、传承的心路历程,并结合个人实践,就《邢窑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条例》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他坦言,当前非遗传承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一方面,受限于高学历人才外流、传统课程设计偏理论、政府资金扶持有限等因素,邢瓷烧制等传统技艺在传承队伍建设上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原材料开采和传统烧制工艺与环保、自然资源等领域政策法律之间存在障碍。同时,传承人激励机制缺乏持续性,产业链条尚未打通,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仍任重道远。张老师希望,未来能从法律制度层面加强非遗保护与扶持力度,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身传统工艺传承。

02 多部门座谈研讨机制衔接

7月17日上午,调研组与市文旅局、市公安局、襄都区文旅局、信都公安分局、信都区文保所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邢台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海龙主持。

座谈会上,周方教授简要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和调研目的。市文旅局相关同志系统介绍了邢台市文化遗产资源状况及其管理现状,并就文物交易监管、经费保障、执法权限等问题与课题组展开深入交流。信都区和襄都区文旅主管部门则围绕编制设置、人才引进机制、补助流程等议题与调研组进行了探讨。市公安局及信都公安分局代表介绍了公安机关与文保单位协作办案的经验,以及在涉案文物鉴定评估、追缴保护等环节中的工作难点与司法协同机制。此次座谈为推动地方文化遗产执法衔接机制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

03 走访重点文保单位

7月17日下午,调研团队实地参观了大开元寺、普利寺塔等一批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场考察古建筑保存状况及保护利用措施,并就保护利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文保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

此次邢台之行,课题组紧密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完善”主题,从地方立法制定完善、执法司法衔接、非遗技艺传承活化等多维角度展开调研,收获颇丰。下一步,团队将系统梳理调研成果,深入总结实践难点与地方经验,持续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石恒奕、胡馨元、赵佳耀

供图:胡馨元

编辑:罗思琪

审核:周方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联系电话:029-82668972 邮编:710049  电子邮箱:xjtuiprc@126.com